因應川普關稅 軍品採購比例大增?顧立雄:不宜軍購盡量改採商售

立法院會今天進行總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中)、經濟部長郭智輝(左)、國防部長顧立雄(右)備詢。記者邱德祥/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宣佈對臺課徵32%關稅,賴清德總統有意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表示,軍購併未算入貿易順利差,端看國防能力增加程度。國防部長顧立雄則說,如果有不適宜透過軍售的管道,軍方會盡量以商售的管道進行。

立法院會今天繼續進行施政總質詢,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質詢時提及,因應美國提出對等關稅政策,賴總統先前提出五大因應策略,包括擴大對美採購天然氣、大衆物資與軍事設備。卓榮泰答詢時表示,增加採購確實是方法之一,但是也要看財政能力與國家發展所需。

鄭正鈐詢問,擴大軍購是否能夠減少貿易逆差,卓榮泰則坦言,「通常沒有算在裡面,所以要考慮國家需要」,一般採購通常是指農產品、工業產品、能源建置等,至於比較廣義的軍購,未來還可以再作調整。

鄭正鈐追問,既然軍購不算入貿易統計數字,賴總統要用軍購平衡貿易逆差,是否可以推論「軍品商購」將大幅增加。卓榮泰說明,端視國防能力所需增加程度,如果我國財政能力足夠、國家也有所需要增加就能思考。

顧立雄答詢時則表示,軍購沒有算入貿易順逆差,但從安全角度來看,展現臺美軍事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對於我方來說相當重要,由於美國政府保障,軍售仍然是相當重要的管道,商售則是多元籌獲的管道之一,如果有不適宜透過軍售管道,軍方也會盡量以商售管道進行。

卓榮泰也說,軍購不算入貿易順逆差,爲了達成國防預算達GDP佔比3%,政府會以此範疇思考着重農產品、工業及能源等採購,至於美方希望臺灣國防預算達GDP佔比10%,「我們目前沒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