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發佈2025年衛生健康十項民生實事

新快報訊 2月25日,廣州市召開2025年衛生健康工作會議暨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下稱“會議”),發佈了2025年衛生健康十項民生實事。記者梳理後發現,2025 年廣州衛生健康民生實事基本圍繞“一老一小”展開。

在兒童權益維護方面,廣州提出要實現每個街(鎮)至少擁有 1 家公建民營普惠托育機構,全市總託位數達到 12 萬個;推動全市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均提供兒科服務,超過 9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鎮衛生院開展兒科診療服務,且不少於 30 家醫院(每個區至少一家)增設兒科假日門診。

在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方面,廣州設定目標全年完成 30 萬 65 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的認知功能篩查,並做好跟蹤管理;同時在全市三級公立醫院開展無陪照護服務病房試點,每區不少於 1 家醫院。這裡的“無陪護”病房並非“無人值守”,而是患者無需家人親屬陪護,護理可交由醫院專業護理人員負責,也無需自聘護工,這種理念順應了老齡化、少子化趨勢。

2025年衛生健康民生實事有哪些?

一、羊城托育普惠拓面行動:建成1個市級、11個區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每個街(鎮)至少擁有1家公建民營普惠托育機構,至2025年底,全市總託位數達到12萬個。

二、“5分鐘社會急救圈”構建行動:開展“鄉村流動急救站建設”試點,織密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網絡,新增1000臺AED,年度累計培訓社會急救力量兩萬人次以上。

三、醫療政務服務效能提升行動:新增“全市通辦”醫療服務事項15個,就近“接件轉辦”,讓羣衆少跑腿。推進醫療機構校驗申報材料電子化,減輕機構負擔。開展暖企行動,壓縮相關企業延續註冊審批時限。

四、“陽光穗心”健康護航行動:建立市、區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各區至少1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開設精神心理門診。擴容升級“12356”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建立1個市級兒童精神心理診療中心。

五、全民健康素養提升行動:打造“廣州市健康科普信息平臺”,塑造“健康廣州”科普傳播品牌,豐富完善權威健康科普資源庫和專家庫,推動健康科普“五進”工作,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43.0%。

六、基層藥品聯動保障行動:規範擴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聯動藥品種類,提升慢性病、常見病患者用藥可及性。試點開展一類門診特定病種外配處方流轉服務,增加慢性病藥品種類。

七、兒童醫療服務提質行動:推動全市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均提供兒科服務,超過9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提供兒科診療服務;不少於30家醫院(每個區至少一家)增設兒科假日門診。

八、無陪護病房試點建設行動:開展全市三級公立醫院免陪照護服務病房試點(每區不少於1家醫院),打造高素質護理員隊伍,提升醫療護理服務水平。

九、智慧就醫便民行動:拓寬“廣州健康通”支付渠道,推出“一站式”AI就醫助理,提供智能導診、健康檔案、報告查詢等服務,首選25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上線運行,提高就醫全流程智慧服務。

十、老年期癡呆防治深化行動:開展老年期癡呆篩查與早期干預,全年完成30萬65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的認知功能篩查,做好跟蹤管理。

採寫:新快報記者 高鏞舒 通訊員 穗衛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