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皇氏集團及多名董監高合計被罰1050萬元
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A股上市水牛奶企業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皇氏集團”)近日收到廣西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皇氏集團及公司董事長黃嘉棣等4名董監高被給予警告,併合計被處以1050萬元罰款。
此次處罰源於皇氏集團原子公司皇氏數智有限公司(簡稱“皇氏數智”)與泰安市東嶽財富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簡稱“東嶽財富”)合資成立公司但未及時披露補充協議有關。除行政處罰外,皇氏數智與東嶽財富的二審判決結果也於近期出爐。法院維持一審判決結果,即皇氏數智需向東嶽財富支付投資轉讓款3.1億元及差額補足款,皇氏集團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對此,皇氏集團早在2024年財務報告中就已計提預計負債約1.907億元,進而導致公司虧損加劇。
合計被罰超千萬元
2025年3月,皇氏集團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據廣西證監局調查結果,2019年11月,皇氏數智與東嶽財富簽訂合夥協議補充協議,主要內容包括皇氏數智確保東嶽財富在持有基金份額期間,每年能從基金取得投資本金6.5%的投資收益,否則皇氏數智應支付差額部分;基金未達到在2025年度實現淨利潤不低於4億元,皇氏數智應收購東嶽財富持有的3.1億元基金份額。
對於上述事項,皇氏集團未在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年度報告中予以披露,存在重大遺漏。直至2023年11月21日,皇氏集團纔對《補充協議》主要內容進行披露。
廣西證監局認定,皇氏集團上述行爲違反證券法有關規定;皇氏集團時任董事、副總裁兼皇氏數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楊洪軍簽署補充協議,皇氏集團董事長黃嘉棣,皇氏集團董事、董事會秘書王婉芳未組織皇氏集團在相關定期報告中披露;皇氏集團監事會主席石愛萍2021年6月參加相關會議應當知悉補充協議相關事項,未督促皇氏集團在相關定期報告中披露。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爲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並綜合考慮當事人楊洪軍積極配合調查及提供材料等情形,廣西證監局決定,對皇氏集團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400萬元罰款;對黃嘉棣、王婉芳、楊洪軍、石愛萍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250萬元、200萬元、150萬元、50萬元罰款。
皇氏集團稱,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對於此次行政處罰認定事項,公司董事會向全體股東致歉,並表示將吸取教訓,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進一步提高規範運作及信息披露水平。
此次處罰前,皇氏集團及公司董事長黃嘉棣、時任副總裁楊洪軍、時任財務負責人滕翠金、時任財務負責人孫紅霞、財務負責人呂德偉、董事會秘書王婉芳,已於2024年12月被廣西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違規內容包括,對上述東嶽財富項目補充協議相關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時;2021年半年報和年報,2022年和2023年的半年報和年報披露不準確等。
二審敗訴判賠
根據皇氏集團此前公告,2019年11月,東嶽財富與皇氏數智、深圳市德諾凱瑞投資有限公司簽訂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協議,並完成泰安市東嶽數智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簡稱“東嶽數智”)的設立。
2023年3月,皇氏集團將皇氏數智100%股權轉讓給四川藏鑫置業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爲4732.18萬元。深圳證券交易所隨即下發關注函,要求皇氏集團說明對皇氏數智享有的約4.93億元債權(借款)形成原因、對外財務資助不收利息的合理性、皇氏數智及交易對方藏鑫置業是否具備相應債務償還的履約能力,轉讓皇氏數智股權價格是否公允,此次交易是否存在“抽屜協議”或利益安排等。
皇氏集團回覆稱,隨着“百億級乳企”及“奶水牛種源芯片”戰略的實施,公司進行戰略架構調整,進一步聚焦主業。皇氏數智受行業經濟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多個項目未能如期啓動,經營連年虧損,爲調整資源配置,回收資金大力發展主業,公司決定轉讓皇氏數智股權。此次交易不存在“抽屜協議”。
同年11月,東嶽財富提起訴訟稱,2020年12月12日以來,東嶽數智未再依約向其支付投資收益,皇氏數智的差額補足義務已經觸發。另據補充協議約定,當東嶽數智2025年度淨利潤未達到不低於4億元時,東嶽財富有權要求皇氏數智收購其持有基金的全部份額。皇氏數智違反業績承諾,構成對東嶽財富的預期違約,要求皇氏數智立即履行投資本金的回購義務,並認爲皇氏集團應對皇氏數智所負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在一審訴訟請求中,東嶽財富要求依法判令皇氏數智向其支付投資本金3.1億元,並支付差額補足款約5821.11萬元,皇氏集團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同時,東嶽財富向法院申請凍結皇氏集團及其子公司皇氏農光互補(廣西)科技有限公司、廣西皇氏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部分股權,被凍結股權認繳出資額合計41050萬元。
2024年4月,因東嶽財富、皇氏數智雙方協商庭外和解,協商過程需時間較長,此案中止訴訟。同年9月,因中止訴訟的理由消失,該案又恢復訴訟。11月,皇氏數智被判敗訴,需向東嶽財富支付投資轉讓款3.1億元及差額補足款,皇氏集團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對此,皇氏集團提起上訴。
近日,皇氏集團迎來此案終審判決,皇氏數智須履行一審判決裁定的給付義務,東嶽數智應在十日內配合皇氏數智完成3.1億元基金份額的工商變更登記。這也意味着皇氏集團此次上訴失敗。
基於謹慎性原則,皇氏集團已根據一審判決結果,在2024年度財務報表中計提預計負債約1.907億元。同期受訴訟引發的計提預計負債,信用減值損失、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等影響,皇氏集團虧損6.81億元,淨利潤同比下降1110.73%。截至目前,皇氏集團及子公司尚未披露的小額訴訟、仲裁事項涉案金額合計約1374.2萬元,約佔其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47%。
即便去除減值損失,皇氏集團主營業務也出現下滑。2024年,皇氏集團乳製品、食品業務營收約16.45億元,同比減少18.96%;信息服務、信息工程業務,以及新跨界的光伏組件、EPC業務等,營收分別下降29.22%、70.12%。
對於之後的盈利增點,皇氏集團在2025年5月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隨着公司奶水牛種業業務的廣泛應用,水牛奶在公司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將大幅提升。基於優良的奶水牛種源,在相同的餵養成本之下,奶水牛產奶量大幅提升,能夠有效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華東工廠投產後,除了繼續擴大傳統渠道,公司也將通過開拓新零售渠道以及與茶飲、咖飲等B端(商業端)水牛奶應用商的合作,鞏固業務盈利增長。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