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國防總檢討 該檢討轉型了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重點 製表/程嘉文

國防部公佈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將「多域拒止、韌性防衛」列爲作戰整備方向,顯示國軍必須思考太空及網路時代的作戰環境。但另一方面,美國已取消QDR,改由總統提出「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我國的QDR與每兩年公佈的國防報告書也應檢討是否疊牀架屋及如何轉型。

縱觀國防部將「多域拒止、韌性防衛」列爲作戰整備方向,顯示對國軍而言,又將是一項新領域、新科技及新觀念的跳躍及挑戰,當然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力。

前一版(一一○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首度將「灰色地帶衝突」與中共認知戰及侵擾列爲專章,今年改列爲外在戰略環境的一環,但將友盟戰略合作改爲「鏈結區域、強化集體嚇阻」,更進一步強調非紅供應鏈的重要性,同時將美臺合作單獨列爲重要篇幅,均凸顯賴政府上臺至今的國防外交基調。

不過,我國雖然效法美國過去的制度,在國防法中規定國防部於每任總統就職後提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然而美國政府在川普第一任期已取消QDR,改由總統向國會提出國家安全戰略,着眼點在於當前國家安全及國防事務已不僅限於國防部主管範圍,必須由總統高度提出更具前瞻性擘畫。

國民黨立委陳永康日前曾質疑,國防部上個版本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總共四十八頁,當中只有一點五頁爲國防政策,上個版本的國防報告書也只有一點五頁國防戰略、二點五頁軍事戰略。他形容「不能只用形容詞與戰鬥文藝表達對國防的支持」,要有整合性的結構支撐,進行系統化討論。

除此之外,每兩年的國防報告書與每四年的QDR,其實有太多重疊雷同之處;今年是國防部第五次公佈QDR,有必要整體思考如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