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通化站正式投入使用
6月30日15時19分,隨着K972次列車從新通化站駛出,這座吉林省東南部地區最大的鐵路綜合交通樞紐正式啓用普速運營。儘管沈佳高鐵沈白段高鐵列車預計下半年開通,但車站的智慧化設施與創新設計已爲旅客帶來全新體驗。
新通化站是沈佳高鐵沈白段最大站房項目,集高鐵、綠皮普速、長途客運、公交於一體的綜合客運樞紐站。
記者在現場看到,新通化站設計融合了前沿科技與地域文化,“智慧站房”內流線型銀色屋頂與正立面深紅色鋁板幕牆、玻璃幕牆交錯組合,形成一幅現代感十足的“山水畫卷”。候車大廳內,電子屏與AR虛擬標識實時提供引導信息,環境明亮通透。
“很高興選擇了新站開通的第一趟列車出行,環境寬敞明亮,設計也美觀大氣,現代化設施讓出行舒適感特別好,真是爲通化添了一抹新光彩。”旅客譚桂芳對新站的環境、設計、設施好評不斷。
據中鐵十四局通化站項目現場副經理趙毅介紹,新通化站裝備了綜合監控及能耗管理“智慧大腦”系統,通過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能耗,結合AI算法動態調控照明及設備運行功率,實現精細化能源管理和低碳運營目標。
“同時,在旅客服務方面,車站實現了從智慧導航到無感通行的升級,手機APP或電子屏提供最優路徑,AR虛擬標識動態指引,‘AI人臉識別+智能行李檢測’使安檢效率提升50%以上,客流引導系統均衡分佈候車旅客。”趙毅說。
設計上,車站融入通化地域特色,雙曲線屋頂展現山水剪影,正立面幕牆寓意“拉開發展宏圖序幕”。內部裝飾體現通化紅色歷史文化,鋁板幕牆呼應冰雪文化,球形出風口融入山水與剪紙文化元素,成爲東北高寒林區火車站的新地標。
“由於站房位於高寒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低於零下20℃以下,站房還搭建安全監控系統,採用無線傳感器網絡及智能視頻分析等技術,實時在線監測車站外部環境及站房屋蓋雨棚的振動、位移、變形等狀態;通過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統和融雪系統,最大可以應對200毫米厚度的積雪荷載;在正立面折線鋁板幕牆引入密拼式設計,減少狂風對幕牆的直接衝擊,確保站房運維安全。”趙毅說。
據瞭解,此次開通運營的爲新通化站,僅候車室聚集規模就可同時容納1500人,總體規模將達到6站臺14條線路,大幅提升鐵路運輸能力和運輸效率。
“新通化站還將開通高鐵列車運營,將進一步拓展城市開放空間,優化地區路網結構,加快列車中轉效率,提升區域鐵路整體運輸能力。”通化火車站副站長鄧伯宇介紹道。
隨着首趟普速列車K972次駛離,這座融合高效、綠色、智能等理念的現代化交通樞紐,不僅成爲旅客出行的新起點,更作爲通化振興發展的新引擎,靜待高鐵時代啓幕。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李銘 孫鑫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