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幹部一定要挺起脊樑、衝鋒在前(思想縱橫)

馮雪珺

年輕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這支隊伍裡不能有膽小鬼,更不能有心懷異心、身在曹營心在漢、同牀異夢的人。年輕幹部一定要挺起脊樑、衝鋒在前,在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年輕幹部努力成長爲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樑之才,關乎黨和國家事業後繼有人,關乎紅色江山代代相傳,我們必須牢記初心使命、頑強拼搏進取,奮力跑好歷史的接力棒。

中國共產黨的先驅李大釗說:“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百餘年前,一批批有志青年不畏生死、前赴後繼,拯救中華民族於危難之際。黨的一大召開時,13名代表的平均年齡只有28歲,其中最年輕的還不滿20歲。這支隊伍雖然年輕,卻朝氣蓬勃,在風雨中迅速成長爲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在一次次風雨兼程、一次次迎難而上、一次次犧牲奮鬥中,中國共產黨人把矢志不渝、戰鬥不止寫進黨的精神基因,挺起民族的脊樑,始終成爲勇於擔當的奮鬥者。

今天,面對“兩個大局”相互交織,我國既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也面臨着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比如,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浪潮中,一些國家意圖阻礙中國科技創新、阻滯中國發展進步;改革進入深水區,涉及問題之多、領域之廣、矛盾之深前所未有;等等。事實上,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一直是在不斷破解發展瓶頸、解決矛盾問題中前進的。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困難挑戰年年有,但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發展、在歷經考驗中壯大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打破世界影壇多項紀錄,哪吒“不服輸”的秉性也正是中國人的精神特質。形勢越是複雜,任務越是艱鉅,越是能激發出青年生力軍破浪前行的鬥志,也越需要年輕幹部挺起脊樑、衝鋒在前。

年輕幹部衝鋒在前,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始終念茲在茲的,是希望年輕幹部成長爲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樑之才。歷史和實踐證明,理想信念猶如思想之“鈣”,“缺鈣者”易被實用主義、利己主義等侵蝕,得上“軟骨病”。因爲信仰不堅定,有的年輕幹部剛入“仕途”便入“歧途”,走上貪腐道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更是年輕幹部成長成才的堅實基礎。只有把理想信念轉化爲對黨的絕對忠誠,才能在驚濤駭浪中煉就“真金”。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碩士畢業後紮根貧困山區,帶領羣衆發展特色產業,幫助全村88戶418人脫貧,而她自己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正如她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纔會更遠大。”

新時代呼喚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硬核”幹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羣衆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其中,提高政治能力是立身之本,唯有築牢理想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定力。在提高調查研究能力上,必須堅持“到羣衆中去、到實踐中去”的重要要求;在提高科學決策能力上,要有戰略眼光,看得遠、想得深;提高改革攻堅能力貴在變革創新,把幹事熱情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在提高應急處突能力上,要做到“平時勤練兵、急時不亂陣”;提高羣衆工作能力則要真正成爲羣衆的貼心人,以“繡花功夫”解決基層問題;提高抓落實能力必須發揚釘釘子精神,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如此,方能在推動改革發展中不斷增強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

烈火煉真金,時代出英雄。今天,年輕幹部更當以“朝受命、夕飲冰”的緊迫感,將“小我”成長融入“國之大者”,在關鍵時刻頂得住壓力、危難關頭衝得上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綻放絢麗青春。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14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