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國產 AI 眼鏡賽道「狂飆」 字節跳動的入局野心是什麼?
美媒The Information報導指,大陸科技大廠字節跳動在AI硬體領域傳出重大布局,計劃推出自家的AI智慧眼鏡。消息指出,字節跳動已與供應鏈展開溝通,圍繞產品功能、規格、成本以及上市計劃等核心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圖/中新社資料照片
多家陸企近期持續入局AI眼鏡賽道,還有分析指稱2025年大陸的智慧穿戴市場將迎來爆發,這場「戴在臉上的戰爭」已悄悄點燃。現階段大陸AI眼鏡大致可分爲網路大廠、消費電子企業、AR眼鏡廠商等三大陣營。此外,近日還傳出字節跳動自研AI眼鏡的消息,儘管這款尚未公佈核心功能、發佈時間未定的產品,但很可能內建其自研大模型「豆包」提供的AI能力。字節跳動這回在AI硬體領域傳出的重大布局,是有備而來的嗎?入局AI眼鏡賽道的野心又是什麼?
字節跳動入局AI眼鏡
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導,兩位知情人士近期透露,字節跳動正計劃推出自家的人工智慧(AI)眼鏡,預計將在其智慧眼鏡中,提供類似自研模型「豆包」的AI功能。
知情人士稱,字節跳動自去年起就開始研發AI眼鏡項目,該公司已招聘具備硬體設計經驗的工程師參與開發,正在攻克的技術難題包括:在不犧牲過多電池續航的前提下,確保眼鏡能夠拍攝出高質量的圖像和影像。
知情人士透露,雖然目前該產品的核心功能尚未公開,推出這款智慧眼鏡的時間和銷售地區也未確定,但字節跳動已開始與供應鏈進行溝通,商討產品功能、規格、成本和上市計劃等。
事實上,這並非字節跳動首次佈局硬體領域,可說其在消費級硬體領域已有多年經驗,近年來正逐步加碼AI硬體。回顧字節跳動的歷程,可以見到,早在2021年9月,抖音集團以人民幣90億元(下同)重金收購VR硬體公司PICO,試圖藉助抖音內容生態推動VR設備普及,但PICO頭顯因銷售不及預期宣佈縮減業務規模,並取消新產品的發佈計劃。字節這場「嘗試」最終以「戰略收縮」告終。
財聯社分析,反思上述經歷可發現,VR設備的失敗,並不在於技術不成熟,而在於「使用場景」的缺位。相較之下,AI眼鏡作爲一種更輕、貼近日常使用的設備,具有天然的場景適配性:拍攝、導航、翻譯、語音助理、日程提醒等,再加上AI大模型的落地能力與開放式音訊技術的支持,它或許是目前最有可能走進大衆生活的AI硬體形態。
大陸AI眼鏡呈三方搶市
在字節跳動遭傳出入局AI眼鏡市場的同時,大陸的AI眼鏡賽道早已呈現如火如荼的態勢,持續吸引衆多企業的入局或加碼,其中,阿里、小米或華爲皆是其中一員。
觀察者網報導,根據統計,大陸人工智慧(AI)眼鏡大致可分爲三個陣營,以百度、字節跳動等爲首的互聯網大廠;以華爲、小米爲首的消費電子企業;以及以Rokid、雷鳥、杭州李未可科技等爲首的AR眼鏡廠商。
觀察者網報導,根據統計,大陸AI眼鏡大致可分爲三個陣營,以百度、字節跳動等爲首的互聯網大廠;以華爲、小米爲首的消費電子企業;以及以Rokid、雷鳥、杭州李未可科技等爲首的AR眼鏡廠商。圖/取自新浪VR
研究機構Wellsenn預測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AI智慧眼鏡出貨量進一步增長至400萬副,到2030年,AI+AR技術有望發展到成熟階段,AI+AR智慧眼鏡將進入高速發展期,2030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可望增長至8,000萬副,2023至2030年複合年增長率達134%。
陸AI眼鏡三大陣營及未來趨勢
從產業趨勢來看,2025年被視爲大陸AI眼鏡的爆發元年。根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智慧眼鏡出貨量預計將達到1,280萬臺,年增26%;其中,大陸市場將突破275萬臺,年增高達107%,躍居全球第一。另據Counterpoint,若AI眼鏡價格成功下探至1,500元以內,大陸市場規模或將激增300%,達到120億元等級。
字節野心透過軟硬體連動 建構閉環商業模式
而在上述這一背景下,界面新聞財經號「恆鈦度」認爲,字節跳動的入局AI眼鏡賽道不再是「探索性試水」,而是一場有戰略目標、有技術路徑、有生態協同的「精準進擊」。字節跳動此回顯然有備而來,押注的正是「AI場景」。
分析認爲,字節跳動的入局AI眼鏡賽道不再是「探索性試水」,而是一場有戰略目標、有技術路徑、有生態協同的「精準進擊」。字節跳動此回顯然有備而來,要透過軟硬體連動,字節可在硬體中輸出服務,在服務中引導消費,建構出閉環商業模式。圖爲AI眼鏡示意圖。圖/取自集微網官方微博
新浪財經提到,在大陸市場上,流傳字節跳動入局AI眼鏡的消息由來已久。去年9月有消息稱,字節跳動成功完成對開放式耳機品牌Oladance收購。當時業界普遍認爲後續字節跳動有望推出AI智慧眼鏡。而作爲AI眼鏡重要組成部分,音訊佔據着重要地位,而Oladance正是開放式耳機領域的佼佼者。
字節跳動如今已將Oladance這一開放式音響廠商收入囊中,未來或可能將音訊技術嫁接到智慧眼鏡上。同時,這也能讓字節跳動短期內掌握到此類技術,省去漫長的研發成本等。疊加,字節跳動本身在AI方面就有着不小布局。鑑於此,有分析曾稱,手握AI與開放式音響技術的字節跳動,「未來極有可能推出AI智慧眼鏡產品」。不過,財聯社提到,由於字節跳動曾歷PICO的問題,此次能否做出一款出圈的AI硬體,仍有待觀察。
對於字節跳動在AI硬體領域的佈局,快科技引述業界分析人士指,字節跳動積極佈局背後或許有着更爲深遠的戰略考量。一方面,意在爲豆包尋找更廣泛的C端應用場景,提升使用者黏性和使用頻率;另方面,通過打通軟硬體,建構更加完整的生態系統,爲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野心方面,可以看到,字節跳動「從大模型豆包的嵌入,到開放式音訊技術整合,再到AI晶片與成像方案的協同,字節跳動正在嘗試建構一個『軟硬一體』的完整閉環,而這一切的落腳點,就是AI眼鏡。」
「恆鈦度」評論稱,字節跳動與其他廠商不同,競爭優勢不僅是技術,而是使用者場景營造的能力。作爲大陸內容分發的巨頭平臺,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西瓜影片、番茄小說、今日頭條等,建構起一個「高頻使用+深度互動」的內容生態。而豆包AI的核心場景正好與這些平臺天然融合:AI影片剪輯助理、內容總結工具、影片腳本產生器、虛擬客服、旅遊導覽、語言練習等服務,幾乎可直接移轉到AI眼鏡。
文章續稱,可說字節跳動不是在賣「智慧眼鏡」,而是在推銷一種「隨時在線的生活方式」。透過軟硬體連動,字節可在硬體中輸出服務,在服務中引導消費,建構出閉環商業模式,「這正是蘋果、Meta等公司所夢寐以求的生態控制力」。同時,憑藉其龐大的用戶基數與品牌號召力,字節有可能快速完成早期用戶滲透,從而在初期市場中獲得市佔優勢。「對字節來說,AI眼鏡並非一次單點嘗試,而是一次深層策略轉型。」
針對AI眼鏡前景,中國移動相關技術專家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AI眼鏡和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將各有側重。隨着技術的成熟,兩者功能將進一步融合,AI眼鏡有望衝擊智慧型手機的市場地位。」
AI眼鏡市場巨大 挑戰也多
儘管AI眼鏡市場確實潛力巨大,然而在現實中AI眼鏡要邁向真正的普及,仍面臨諸多結構性挑戰。企事界執行董事長李睿稱,首先是技術層面的掣肘,其次是隱私合規壓力,最後是內容生態閉環尚未打通。
李睿認爲,眼鏡自備攝影機可能會引發公共場景下的隱私爭議,尤其在大陸法律監管趨嚴背景下,如何確保拍攝合規、安全儲存和資料不濫用,將是監管重點。另外是使用者認知問題。目前市面上AI眼鏡多爲「功能嚐鮮」型設備,缺乏長期使用驅動。若缺乏穩定的內容與互動生態支撐,極有可能走上買了不用的老路。同時,豆包雖已具備一定能力,但仍需透過大規模用戶回饋迭代,這不僅是產品設計問題,更是場景創新能力的考驗。
此外,有廠商對入局AI眼鏡賽道表示謹慎,全球最大AR眼鏡廠商「XREAL」至今未宣佈其AI眼鏡產品,該公司創辦人兼CEO徐馳表示,今天市面上的AI眼鏡,本質上並沒有靠AI給用戶帶來更大價值,「AI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賽道,跑對方向比搶跑更重要,我覺得完全沒必要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