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驅動增長 高端風機領域持續進階

● 本報記者 張鵬飛

核電領域風機認證的行業標杆、碳纖維葉輪技術的領航者、永磁直驅能效的歐洲標準踐行者……步入威海克萊特菲爾風機股份有限公司,一座現代化的研發中心大樓巍然矗立。這座投資逾5000萬元的科技創新基地,不僅是克萊特近年來跨越式發展的“智慧引擎”,更是企業以創新驅動未來的實力見證。

“2024年公司利潤下滑近10%,主要源於研發投入大幅增長34%,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提升至5.09%。”克萊特董事長盛軍嶺直言不諱。這份對創新的篤定,讓克萊特在高端風機領域持續進階,即使面臨部分行業波動,訂單池卻持續充盈——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訂單金額已達5.38億元。

技術築基:核電訂單獲突破

在公司的研發中心內,克萊特的核心技術裝備——配備半消音室的多功能風洞試驗檯,正高效運轉。“這裡可完成風機全工況性能測試,涵蓋噪聲、振動衝擊、高低溫等極端環境下的綜合驗證。爲研發高效、低噪的風機產品提供了關鍵支撐。”盛軍嶺介紹,2024年,公司研發團隊規模同比增長20.8%,爲技術攻關注入強勁動力。

高強度的投入鑄就了難以複製的資質壁壘。克萊特是山東省十二家核電持證單位中唯一的核電風機持證企業。“核電風機運行週期要求長達30年,可靠性是生命線。”盛軍嶺強調。

2024年,公司核電訂單迎來爆發式增長,年底在手核電訂單金額達1.41億元,而2023年同期僅爲440萬元。公司成功突破地域限制,接連中標多個省外核電項目。2025年公司又中標核電站循環冷卻機組項目。

產品進階:從軌交心臟到遠洋巨輪

在軌道交通領域,克萊特有着30餘年的深厚積澱。“從內燃機車到新一代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大部分車型動力系統的通風冷卻裝備都來自克萊特。”盛軍嶺指向一臺1998年的火車模型,那是公司軌交事業的起點。地理優勢疊加定製化解決方案能力,使其深度參與了中國軌道交通全譜系發展。

技術迭代從未止步。克萊特自主研發的碳纖維葉輪柴油機散熱風扇,已批量應用於動車組“復興號”及混合動力機車,成爲國內裝機規模最大的供應商。面對國家推動老舊內燃機車淘汰更新、新能源機車替代加速的機遇,克萊特前瞻佈局的動力電池熱保障系統已率先完成裝車及5000公里運營考覈,實現國內混合動力機車項目批量交付,並斬獲2000多萬元訂單。

船舶領域是克萊特另一大增長引擎。公司新一代智能化船用風機生產線推動2024年船用產品產值同比大增50%以上,月產能達1000臺。公司爲中國船舶製造的大型集裝箱船用貨艙風機效率超83%,遠超國家一級能效標準,每年可大幅節省電費。

克萊特風機還成功進入外高橋豪華郵輪國產化供應鏈,並與國際知名企業阿法拉伐、ABB建立配套合作,爲其惰性氣體發生器、鍋爐等提供冷卻風機。

前瞻佈局:錨定數據中心與永續能源

即便建築與多晶硅行業需求放緩,克萊特應用於數據中心冷卻塔的大型軸流葉輪產品線收入仍保持穩定。面對數據中心規模擴大及對能效的嚴苛要求,克萊特主推電機風機一體式產品,並持續開發更大規格型號。

其自主研發的冷卻塔用永磁直驅風機成爲技術標杆——它是國內同行業唯一滿足歐洲ERP327能效標準的產品,被視爲未來明星。

“核能與高端船舶是國家戰略方向,也是克萊特堅定耕耘的領域。”盛軍嶺表示。乘着山東省多個核電項目開工及國家大力推動海工裝備升級的東風,手握飽滿訂單(部分船用項目排產至2027年)的克萊特,正憑藉深厚的技術積累與持續創新能力,在高端通風冷卻裝備的賽道上全速前進。

轉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