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婺城全民健身服務再升級

胡敏霞

近日,金華婺城區城西街道雙龍社區婺江印月小區的小廣場上,來自轄區的乒乓球愛好者匯聚在一起開展乒乓球友誼賽,切磋球技,拉球、扣球……賽場上,選手們每打出一個精彩球,臺下觀衆的掌聲、叫好聲不斷。

“有了新乒乓球桌,我們玩起來更加帶勁了。”來參加比賽的70歲居民侯華璽是一名乒乓球愛好者,她告訴記者,只要有時間自己都會去小區的活動場打球,“之前小區內的乒乓球桌較爲簡易,而且數量也不夠,常常玩不盡興。”

雙龍社區地處金華市區二七區塊,近年來,隨着該區塊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新小區投入使用,入住率逐步提高,居民對於家門口的體育基礎設施需求也不斷加大。

居民有需求,政府有行動。今年,婺城區將該社區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列入2025年省民生實事項目,通過在社區黨羣服務中心、婺江印月、翰林誠品、鳳凰花園等5個點位建成標準化乒乓球室,配備專業球檯及場地設施,讓居民下樓即達運動場所。

體育事業的發展,基礎設施是根基。大到一個個規範的體育公園、足球場、籃球場,小到一張張嶄新的乒乓球桌、一件件標準的健身器材,都能讓廣大羣衆享受到運動的快樂。

每天下午,家住婺城區白龍橋鎮金奧社區的新悅潤居小區居民戴芳都會去樓下新增設的棋牌室下棋。她說:“下樓就可休閒娛樂,方便不少。”紫金玉瀾小區新增的棋牌室、乒乓球室以及室外羽毛球場,成爲不少居民飯後的休閒好去處。

爲方便羣衆在家門口鍛鍊,近年來,婺城區聚焦羣衆“去哪兒健身”的難題,先後在城市公園、社區廣場、農村聚居點等地新建和更新了一大批體育器材,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再升級,健身設施從“有”到“優”。僅2024年,婺城區向公衆開放機關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設施21個、新建基層體育場地設施32個、新建環浙步道78公里,以滿足不同羣體的健身需求,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進一步完善。

“今年我們將積極盤活‘金角銀邊’存量資源,因地制宜建設75個不同類型的體育場地、健身設施。”婺城區文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面推進建設匹克球基地、環浙步道96公里等場地及配套設施,實現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