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鐵發上市首日漲超260%,北交所新股二級市場交投仍活躍

6月10日,成都產投集團下屬科創投資集團投資的四川西南交大鐵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920027,簡稱“交大鐵發”)在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上市。

交大鐵發上市首日以33.90元開盤價,高開284.79%,最高上衝至34.88元,隨後一路緩慢下行,最低下探至31.01元,尾盤跌幅收窄,最終以31.90元收盤,漲幅爲262.09%,全日成交額爲6.21億元,換手率達72.03%。

本次公司發行股票1909萬股,發行價8.81元/股,發行市盈率爲12.94倍,募集資金1.68億元將用於新津區交大鐵發軌道交通智能產品及裝備生產新建項目等。

截至6月10日,2025年北交所新股僅發行4只,稀缺性推高了溢價率,且北交所行情處於強勢中,北證50指數處在歷史高位,爲新股上市首日定價奠定了基礎。今年已上市的星圖測控、宏海科技、天工股份等新股首日表現較好,市場炒新氛圍較濃,交大鐵發上市首日表現受益於目前的這種市場環境。

截至6月10日收盤,交大鐵發滾動市盈率PE(TTM)達到45倍左右,已經超過可比上市公司35倍左右的行業平均市盈率。從新股首日上市漲跌幅來看,與今年北交所新股首日漲幅基本持平。2024年、2025年北交所新股首日漲跌幅均值都超過了200%,分別達到220%和270%左右。

公司基本面穩健,研發能力強

業績方面,2022年至2024年交大鐵發基本面穩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2.35億元、2.73億元、3.35億元;同期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379.87萬元、4765.59萬元、5339.17萬元。

2022年至2024年,交大鐵發毛利率分別爲45.76%、46.57%和44.50%;淨利率分別爲14.35%、17.9%、16.73%,毛利率、淨利率水平總體穩定。公司形成了“直銷”的銷售模式、“以產定購、合理庫存”的採購模式以及“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客戶羣體主要爲國鐵集團、中國鐵建、中國中鐵及其關聯方等。

交大鐵發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四川省企業技術中心。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計承擔/參與各類科研課題共14項,其中國家級重點科研課題4項。截至2025年4月3日,公司共參與制定行業及地方標準3項,擁有已授權發明專利22項、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共57項、軟件著作權73項。公司募投項目預計將擴大生產能力、提升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研發水平與效率、完善營銷及售後網絡佈局,進一步加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新股上市後表現有望提升,爲打新收益提供支撐

此次交大鐵發申購階段凍結資金達5167.73億元、申購賬戶數達48.6萬戶,創北交所年內新高,中籤率僅0.03%,顯示出市場對其關注度極高,高關注度爲二級市場價格帶來了流動性溢價。不過由於募資額不高,新股申購高熱度壓制中籤率。從當前北交所排隊上市企業來看,預計隨着企業利潤和體量的整體提升,募集資金將有所提高,中籤率也有可能有一定的提升。

從審覈端來看,4月北交所上會3家企業、5月上會4家企業,審覈端已明顯加速,隨着下半年新股質量進一步提升,預計發行節奏將加速。假設年內剩餘時間每月發行3-4家,中性預計北交所全年將發行30只新股;根據歷史發行規模與初始擬募資額的差異,對在審企業平均擬募資金額打七折,假設全部爲直接定價發行方式,中性假設單個融資規模約2.5億元,合計募資額約75億元。

從受理端來看,5月北交所新受理10家企業,從行業劃分來看,以醫藥生物和機械設備爲主且均爲專精特新企業;從體量上來看,2024年受理企業平均歸母淨利潤1.04億元、平均擬募資金額接近4億元,當前從受理到上會平均審覈週期大致3至4個季度。

市場人士指出,展望後續,北交所新股質量將繼續上臺階,後續積極變化在於新股質量改善、募資規模提升。未來隨着北交所市場建設不斷完善,更多優質企業可能選擇在北交所上市,這將增加北交所新股發行數量,爲投資者提供更多打新機會。同時,隨着北交所市場制度進一步優化,新股上市後的表現有望提升,爲打新收益提供支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